南宋-元 景德鎮瓷塑觀音菩薩造像
- hongli21期秦鴻立 qin
- 2019年4月9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2021年10月23日
-讀心齋館藏-
Jindezhen porcelain sculpture of Guanyin,
Southern Song-Yuan dynasty. H 54.5cm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窯創燒的釉色品種,青白釉來源於瓷器的釉色,又稱影青,是介於青白之間的一種釉色,青中泛白或白中閃青,故稱。釉面瑩潤如玉,敲之聲音如磬,被當時人稱為「假玉器」。多見刻花、劃花及印花裝飾,並有各種各樣的瓷塑。
後來元朝在瓷業產區「景德鎮」設浮梁瓷局,專門生產宮廷及皇家用瓷,燒造出了像青白釉觀音菩薩像、青白釉多穆壺及一些藝術水平較高的青花瓷,針對景德鎮制瓷業進行了統一管理,促進了瓷業的發展。
瓷塑的燒造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面部模印,頭部以工具刻劃出髮絲,身前瓔珞紋採用聯珠裝飾貼塑而成。製作採用了模印、刻劃、貼塑等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手法,充分表現出瓷塑的特點。
此件瓷塑菩薩像以結跏跌坐、姿態端正,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 (阿彌陀佛)。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飾聯珠瓔珞,手腕戴臂釧,全身裝飾十分繁縟。雕塑十分精細清晰,佛手纖毫畢現,極為真實而自然。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


盜圖必究,請勿觸法
疫情期間人數管制,同好藏友交流研討敬請預約參觀,以便安排時間導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