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唐代 ‧ 木雕十一面觀音立像(新疆地區)




材質:胡楊木

高度: 68 公分


說明:

十一面觀音流行於唐代至宋代北方地區,

與觀世音菩薩救難濟世之思想有關。

本件為唐代

自新疆地區傳世的十一面觀音木雕造像,

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市

正是高昌古國(維吾爾語:قۇچۇ‎,Qocho),

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

高昌國以佛教為中心信仰,

木雕佛像以隨身佛居多,以利自修。

此件十一面觀音,雕刻筆觸簡單流暢,

法相還留有西亞風格,神韻軀體自在,

宛如東方維納斯女神!



讀心齋.館藏

預約 02-2702-7767


十一面觀音的形制不僅有二臂、四臂、八臂等異,

其十一面之配置亦有種種不同,


據丁福保所撰《佛學大辭典》,

有儀軌記載一種為前三面作寂靜相,

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現相,

後一面為笑怒相,頂上之一面作如來相,

如山西天龍山第九窟,

敦煌千佛洞伯希和第一〇二號

皆有十一面觀音像。


另一種為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

其上再加一面,凡十一面;本件即為後者。


本件為唐代自新疆地區傳世的

十一面觀音木雕造像,

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市正是高昌古國(維吾爾語:قۇچۇ‎,Qocho),

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


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

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

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

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

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這些都是漢人在西域建立的國家。


高昌國以佛教為中心信仰,

木雕佛像以隨身佛居多,以利自修。

此件十一面觀音,雕刻筆觸簡單流暢,

法相還留有西亞風格,神韻軀體自在,

有東方維納斯女神之雅名!

雖經歷一千多年的沙漠地形氣候影響,

少部分殘缺,但不失昔日風華莊嚴。



整像刻畫十一面觀世音菩薩,

以整塊木材雕就,

菩薩高髮髻,髻前束花環,

面分三層,共十一面,最頂為阿彌陀佛。


觀音垂眸下視,眼角上揚,

高鼻入眉,雙唇微抿,

長耳垂圓鐺。身披天衣,

頸佩瓔珞,下身著裙,

小腹微微前傾。


服飾華美,帕帛環繞,

瓔珞精緻,衣服輕薄透體,

紋線流暢自然。其右手垂落,

結予願印,左手原拎淨瓶,

現已殘損。


菩薩臉龐豐滿圓潤,

曲眉豐頸,五官秀美,

體態豐腴,盡顯盛唐時期佛像特徵。

造像繁複的頭飾及髮絲、

九面、耳飾、胸飾的瓔珞、

天衣、面部細節、

挺拔的軀體完美的表現出來,

再加上千年自然磨損風化的木紋,

將造像鬼斧神工般呈現給大眾,堪稱絕品。

從本件十一面觀音雕塑

品相殘損狀況來看,

作品歷經千年風霜,

經歷過異常乾燥的氣候,

脱水風化嚴重,

且經歷火燒和風沙自然磨損,

除主面孔外其他面孔損傷嚴重,

仍可辨識。造像雖經千年風化,

在造像局部仍然留存在早期的漆金痕跡,

可以想見造像之前的精美之態。



新疆、甘肅地區傳世的木雕造像

往往因為脱水嚴重而完好的保存下來,

軀體的風沙磨損痕跡比較明顯。


例如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所藏的

一件唐代木雕釋迦牟尼,

出自甘肅敦煌莫高窟,

風化嚴重,面部已殘損不清。


現藏於和田地區博物館的

一件唐代木雕釋迦牟尼同樣風化嚴重,

軀體多條大裂縫,

但依稀可見俯視的眼睛和佛像肅穆的神情。

相較這兩件博物館的藏品,

本件十一面觀音的品相狀況稍好一些,十分難得。




目前有據可查的唐代十一面觀音

頭部分為三層和四層兩種,本尊為三層,

主面左右各有一張面孔,

分為靜謐和忿怒兩種面相,

第二層有七張面孔,最上面為阿彌陀佛。


與之可作比較者為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的

一件唐代木雕十一面觀音像,

不足本件作品神態自若。


頭部分為四層者較為多見,

在敦煌壁畫和傳世麻畫上都可見到。

參照敦煌第七六窟中十一面觀音壁畫

和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有一件敦煌麻布十一面觀音像,

頭上分四層十一面,

六臂伸展各持法器與手印,

其眉眼刻劃與本件十一面觀音非常接近。


唐代造像多收藏於知名博物館中。

如敦煌八臂觀音菩薩木雕立像,

其風格與本尊造像最為相似,

現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

唐代西安光宅寺七寶台

石雕十一面觀音菩薩,身材比例纖瘦,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敦煌所存繪畫作品中有著十一面觀音的形象,

如原位於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

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麻布畫十一面六壁觀音菩薩,

現藏於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唐代石雕十一面觀音,

雖頭部分為四層,也為少見的兩臂觀音。


同時期存世的十一面觀音也有銅像傳世,

但多為二臂觀音,軀體纖細,

例如香港蘇富比2016年10月5日

曾拍出一件唐代銅鎏金十一面觀音立像,

身姿較細,重點突出觀音的十一張面孔。

上海博物館也藏有一件唐代銅鎏金十一面觀音,

同樣軀體細弱。但也有例外者,

如布達拉宮收藏的一件

唐代銅鎏金六臂十一面觀音,

身姿偏向於敦煌造像,

六臂姿態各異,軀體豐滿,面部豐盈。


此尊十一面觀音是目前存世中少有,

而且保存比較完整的唐代新疆地造像,

見證了千年西域造像傳承。


Comments


Our Recent Posts

Tags

讀心齋美術館

DUXINGZHAI

BOOKING OR RESERVE : 
GMT+8, AM 10: 00 - PM 07: 00, MON~SAT

OPENING TIMES : 

GMT+8, PM 01: 00 - PM 08: 00, MON~SAT
TEL : 886-2-2702-7767
FAX : 886-2-2708-7797

Follow

  • twitter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Contact

TEL : 886-2-2702-7767

Address

台北市-大安區-敦煌里

信義路四段265巷8號2樓

FAX : 886-2-2708-7797

大 秦 藝 術 投 資 有 限 公 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