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龍泉窯 青瓷鬲式爐
- Henry Chin
- 2018年10月19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2021年10月22日
南宋 龍泉窯 青瓷鬲式爐
A LONGQUAN CELADON TRIPOD INCENSE BURNER.
SOUTHERN SONG (1127-1279).
規格 : 高 12 公分, 寬 9 公分
H 12 CM, D 9 CM
說明 :
鬲式爐為龍泉窯最常見的香爐形式,類此的造型數量甚多。
平折口沿、短直頸、三乳狀足外撇,肩部飾有一道凸弦紋,
腹部與三足外側有稜線突起。稜線處釉薄而色淡白,有「出筋」之稱。
胎色灰白,足端無釉微呈朱紅。香爐亦宋、元時期常見到的器類,
亦官方祭器中最常提及的陶瓷項目。
此件鬲式爐造形雅秀,釉色瑩潤,乃龍泉青瓷登峰之作,盡顯南宋美學菁粹。
北宋末年,女真大金攻入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室南遷,1135年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是時文藝發展甚為蓬勃,為供應南宋朝廷所需用器,南方製瓷工藝突飛猛進,前所未見,
龍泉窰即為其中顯例。龍泉窰位於龍泉縣,以大窰為中心,
燒造之器多為文紳、顯貴及朝廷所用,質精雅緻,尤以胎質、造形、做工為尚。
宋瓷風雅,雋永悠長,呼應當朝文仕階級之品味,與前朝大唐富麗風格迥異,
宋代美學發展於南宋達到巔峰,當朝器物多為素淨無紋,簡約內斂,造形端秀典雅,
常取材高古玉器、青銅器。本品造形可溯自商周青銅鬲鼎,用於祭祀,為烹煮小米之禮器。

盜圖必究,請勿觸法
疫情期間人數管制,同好藏友交流研討敬請預約參觀,以便安排時間導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