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世紀 泰國 ‧ 銅合金釋迦牟尼佛
- hongli21期秦鴻立 qin
- 2021年10月29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2022年7月25日
地區: 泰國 -「古暹羅」。 年代:14世紀。 材質:銅合金。 尺寸:H 36 CM。
泰國佛教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左右,
時為印度阿育王遣派僧侶到東南亞宣揚佛教教義,
其中一批到達泰國佛統府後,就以此地為傳教基地。
後來,隨著緬甸孟族王國擴展版圖,
印度商旅把笈多王朝的印度及佛教藝術傳入泰國。
自9世紀,泰國不同派別的藝術
都受到同樣信奉大乘佛教的高棉帝國與三佛齊的強大影響。
9世紀末,泰國藝術創出如清流的表達方式,
主題像萬神殿般創造很多大乘佛教的菩薩造型。
13世紀,上座部佛教從斯里蘭卡傳入,
同時泰國人剛剛建立素可泰王國。
在泰國佛教,非常俏麗的形象,
有時候配上非常幾何和幾乎抽象的圖像鼓舞了新的信念。
此尊銅合金釋迦牟尼佛像;頭飾上有其獨特之處,
圓形的底部向上伸延變成火焰尖形,
螺紋髮髻緊密排列,臉形橢圓,
眉毛呈半圓型,目光俯視下方,鼻樑筆直帶勾鼻,
窄唇加上淺揚微笑以表現佛陀慈悲與平常心。
坐姿為金剛坐,端坐在一素淨的座台上,
右手手印「觸地印」,而右手放於右膝上,掌心朝下,
意味大地作證,
左手橫放在大腿上部,手掌向上「禪定印」- 又被稱為降魔姿態。
故此像屬正統素可泰時期風格之造像 ( 14-15世紀 ),整體莊嚴平和。
讀心齋.館藏
預約 02-2702-7767

Comentários